因鑄鐵、鑄鋼材料具有相似的成形工藝,在刷鍍方法上有相似性,因此將其歸納為同類材料(從本質(zhì)上講,它們的成分、組織、結(jié)構(gòu)和性能是完全不同的)。一般說來,鑄件有較多的鑄造缺陷(縮孔、砂眼、偏析等),使用過的工件,在缺陷處殘存有較多的污物(油漬等)。與鑄鋼相比,鑄鐵本身含有較多的滲碳體組織,因此鑄鐵件的電刷鍍修復要更難一些。實踐證明,保證鑄件電刷鍍修復成功率的關(guān)鍵在于前處理工作是否到位。具體修復工藝及主要工藝步驟說明如下: 有機溶劑去油(或加熱去油) → 機械打磨 → 丙酮清洗→ 電凈→ 水洗 → 2號活化 → 3號活化 → 水洗 → 鍍底層(JLT底鎳、或JLT中性底銅) →水洗 → 鍍超厚鍍層(如厚鎳及其合金、厚銅等)→ 水洗 → 修磨至精度符合要求→ 檢驗; 有機溶劑去油的作用是去掉殘存在鑄件缺陷處的污物。用脫脂棉蘸溶劑汽油或丙酮多次仔細清洗待鍍面,直至脫脂棉上無污漬。條件允許的話,還可以用堿煮去油法或烘烤去油法。能否將油污去凈,是決定鑄件刷鍍成敗的關(guān)鍵。; 如果在活化之后,仍然發(fā)現(xiàn)工件表面有“斷水”(water-breaking)現(xiàn)象,說明缺陷處的油污沒能徹底去除,應(yīng)重新進行除油處理。如果不經(jīng)過再次除油處理而繼續(xù)刷鍍下去,很難保證鍍層與基體有很高的結(jié)合強度。